玲娜贝儿与她的内胆: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无人区童话
记者|吴佳霖
责编|戎渐歆
排版|蒋渊丞
九月底才诞生的迪士尼新角色——狐狸探险家玲娜贝儿,又一次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但这一次,这位曾因可爱的外形和“傲娇”的类人扮演逻辑迅速走红的新角色收获的不再是游客的交口称赞,而是观众的集体脱粉。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玲娜贝儿正在引导游客于园区规定的黄线外合照,多次引导不畅后,人偶做出了跺脚、抱臂等动作,似乎在表达不满。“没耐心”、“不礼貌”,这段互动视频打破了此前精心营造的“妈妈的好大儿”人设, 让曾经的粉丝直呼“下头”(指令人丧失原先的喜爱与热情)。
引发争议的视频截图
事件本身或许确实如粉丝们叙述的那样简单:玲娜贝儿的表演者流露出来的不耐烦冒犯了对其充满喜爱的游客。他们通过区分玩偶形象本身与扮演者来为自己心爱的角色辩护,并广泛使用“内胆”这一原先指称物体的词汇指代玩偶服中的真人演员:“下头的不是玲娜贝儿,而是这个没礼貌的内胆!”人与物的错位,让许多旁观者对此感到强烈不适。
粉丝们在回护中,频繁使用“内胆”一词
诚然,在迪士尼乐园“在童话世界中给游客以欢乐”的经营理念下,“去人格化”是顺应服务要求的必须操作,针对玩偶形象进行贴合角色的表演,也是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内胆”这一词汇正是该理念的派生品。
为了给游客塑造一个没有真人、仅有童话角色的“世外桃源”,迪士尼对全世界的乐园都制订了一系列极为严苛的规定:不能有游客的地方摘下头套,不能使用自己的声音与游客交流,玩偶类角色不能有像人类的行为,所有角色都有统一的行为套组,扮演者不能在任何地方泄露自己的角色身份……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角色设定的统一性,迪士尼严格限制玩偶演员们表现出自身特色(尤其是与人类相似的部分),禁止她们暴露身份,但核心粉丝依然能通过身材特征和表演风格区分出同一玩偶的不同扮演者。“内胆”最初的创造逻辑,是粉丝既为了有效区分扮演者,又尽可能隐没其人性特质、规避迪士尼的条款限制的别出心裁的发明。
前员工讲述的部分迪士尼守则内容1
然而,去人格化话语的使用绝不是纯然无害的。在消费者主动的规避与不自知的适应中,迪士尼构建的那个精致美丽的无人区童话便显得更加不可动摇。2018年3月21日,香港迪士尼的玩偶“雪莉玫”在扮演中体力不支,最终晕倒。从她倒下到被工作人员送去治疗的过程中,厚重的头套都依循规则未曾被摘下。今年10月8日,网上流传出玩偶“达菲”被游客敲打头部的视频,在钢筋错杂的头套下,忍受着剧痛的达菲熊扮演者第一反应依然是像玩偶一样捂住脸,尽责地扮演玩偶的“痛苦”、不流露出作为真人的一面。这些扮演者的敬业让我们心疼,其反映的乐园逻辑却应当让我们警惕。
表演中晕倒的雪莉玫
头部受击后捂脸表示痛苦的达菲熊
我们当然可以坚持“萌即正义”,也可以继续享受玲娜贝儿和她的小伙伴们为我们创造的娱乐体验。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无论是没有“作品”傍身的玲娜贝儿,还是有母本的动画角色,在封闭的迪士尼乐园里,能为我们构筑起愉快的体验的,更多是或顶着几十斤金属外壳、或脸上层叠着伤肤厚粉的扮演者们,而不仅是形象本身。即使扮演者们在园中一日就必须遵守园区“去人化”的逻辑一日,即使消费者为了更沉浸于幻想世界中,可以暂时地模糊现实与童话的界限,我们或许也不该让真人和劳动在话语中彻底遁形,主动迎合这一无人区的童话逻辑,用“内胆”一词剥离扮演者作为“人”的属性。
玲娜贝儿的火爆与争议,折射出当今社会对情感劳动的要求:扮演角色、隐藏自我,符合职业要求,不留存任何个人与情绪化的特质。但无论是迪士尼对玩偶扮演者苛刻的要求,还是部分消费者的语言攻击乃至肢体暴力,都证明将个体特质剥离不仅会带来称呼的转变,更会因心理距离的显著增加而影响他人的态度。当潜意识中不再相信对方是与自己一样的平等、独立的个体,而是玩偶外壳的内胆、角色要求的附庸时,对“人”的尊重、体谅,和最为关键的共情,也极有可能一去不返。当“内胆”二字在我们指代劳动者时脱口而出,我们应当警惕: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无人区童话。
参考资料:
[1] 赵睿思《与玲娜贝儿当同事》,来源于公众号“正面连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Qf2IfSu2rV-wnWA3NnFmkQ